如何回应婴儿的控制感?

教育 (5) 2周前

先生一直鼓励我写文章,仿佛是一位追随我多年的狂热粉丝。他觉得我很厉害,写的东西一定会很有价值。可能是和我在一起的这些年,受我太多的“长篇大论”荼毒,想给自己找一个转嫁的办法。哈哈!但其实,只有我自己知道,明明感觉内心汹涌澎湃,文思泉涌,提起笔来却写不出一个字。那种尴尬,只有自己才深有体会啊。

其实我也畅想过“写”,但迟迟没有动笔,原因有二:一是太懒;二是,我这种自以为的“学术派”,写的东西干巴巴文绉绉,真的会有人看吗?老公说,别想那么多,就当给自己理思路了。不错,最近确实有这种感觉,且很强烈。自2024年开始深度学习和思考家庭教育以来,一直在给自己做加法。随着学进去的东西越多,不同的观点会在内心打架。怎样才能厘清?需要更多的思考来内化,以为自己所用。

刚好今天和先生聊到孩子,那就写写强烈“控制欲”孩子的背后,到底是为什么吧。

这个拥有强烈“控制欲”的孩子,就是我家上三年级的哥哥。

先来细数一下他的早晨是怎样的。

早晨6点30分,他问我几点了,他要起床。(备注:尽管我跟他说过很多次不需起太早,多睡觉,妈妈会叫他起床。他仍旧要问我时间,生怕起晚了上学会迟到。)

7点左右,他洗漱完毕,如果早餐没有摆在桌上,他会有些着急。

7点10分左右,吃着早餐的他催我,赶紧去叫弟弟起床。

7点20分,弟弟还没起,他着急上火,亲自上阵到房间叫弟弟。

7点35分,提醒我们快一点,该出发了。

7点40分,更加着急了,仿佛已经上学迟到了。不停地催催催。

7点48分之前,我们出发。骑着电车,3分钟到弟弟的学校,再3分钟,到他的学校。于是,我陪他一起在路队排队等待学校开门。

学校的管理要求是8点至8点10分进校。他80%的天数都提前到达,等待学校开门进校。就算如此,也不耽误人家每天早晨不停地催促我和弟弟快一点。

这就是他的早晨。他为什么要这样着急呢?担心迟到挨老师批评吗?事实他从来没有迟到过。早到老师会表扬吗?老师倒是在班级群建议孩子们在排队时读课本(我对这种做法保留自己的看法),而且也会表扬那些排队读书的学生,但是,我从来都没看到他的身影。所以,他每天这么着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?

其实不单单是早晨,他会有“期望能掌控一切”的行为,在平时的生活细节,也有诸多体现。总结一点就是:要按我的来。如果按我的来,顺我的意,我就满足。如果不按我的来,不顺我的意,我就会失控、愤怒。事实上,别说小孩子,我们所有人都希望事事如自己的意。区别在于,如果事情没有如自己的意,我们会选择理解并接受,来调适自己的状态。不一定只有失控和愤怒这一种选择。那失控和愤怒的原因是什么呢?

我先来说我的观点:这背后的本质,是源自于安全感的不足。

“安全感”这个词,我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。那“安全感”到底是什么呢?我们看看百度词条的解释:

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、安全和自由的感觉,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 ,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,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/无力感,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 。不安全感是指个体面对风险、压力以及各种威胁性的内外部环境时,通过情绪体验、生理反应及行为意向等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体验 。

百度词条还说,安全感是心理需要中的第一要素(饮食、睡眠、性需要等都属于生理需要),是人格中最基础、最重要的成分。安全感的建立是在幼年,特别是一岁之内的时候,这时安全感的建立是从父母特别是母亲那里获得的。

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来,安全感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,都是极其重要的。不过词条看着特别专业,我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一下安全感到底是什么。

假设现在我们要去一个丛林探险。丛林的环境非常复杂,我们完全不确定里面会有什么稀奇古怪的生物,会发生怎样意料不及的事情。那么请问,我们是否有勇气踏入第一步呢?我们内心因为太多的不确定性,非常害怕,但是又有一点点好奇。于是我们试着踏入第一步。踏入第一步之后我们发现,原来刚才看起来环境非常复杂的丛林探险,只是一个假象,实则里面非常安宁、和谐。我们又在“丛林”里面转了几圈,哇,原来这个地方完全不用担心啊。风轻柔地吹在我们脸上,小鸟在欢快的歌唱,还有很多孩童在追逐嬉戏。这个时候,我们的心彻底安宁下来了,这个地方是安全的,让我们放松下来享受这个地方吧。

通过和环境互动,发现环境是安全的。通过不断地和环境互动,不断获得安全的反馈,于是将这种安全的感觉内化到心里。这就是“安全感”。

上面案例当中的“丛林探险”,就好比是婴儿从温暖舒适的子宫,艰难地穿过狭窄的产道,来到的这个世界。对于每一婴幼来说,这个世界的一切,都是陌生的,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。他不知道为什么子宫那么温暖舒适,他却要来到这个“冰冷”的世界。他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。他听不懂周边的人说什么,也看不清他们的模样,而自己也没有语言无法交流。于是他哭呀哭呀哭呀。饿了哭,困了哭,尿了哭,无聊了哭,难过了哭,总之就是哭哭哭。而如果,幸运的是他有一位超级敏感的妈妈,能够捕捉到他所有的需要。饿了就喂奶,困了就哄他睡觉,尿湿了就帮他换上干净的尿不湿,无聊了就给他唱歌陪他说话陪他玩,那么慢慢的,这种被良好照顾到的感觉就会告诉他:原来这个地方是安全的,我不会有危险。那么安全的种子就悄悄在他的心底生了根、发了芽。你看,再回到我们刚才引用的百度词条:安全感的建立是在幼年,特别是一岁之内的时候,这时安全感的建立是从父母特别是母亲那里获得的。是不是就大概了解,每个人最初的安全感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?

武志红老师在《为何家会伤人》这本书中也反复提到安全感是如何建立的。书中比较倾向于这种说法:

从刚出生到1岁半,孩子的安全感主要取决于和照顾者的关系质量。这个照顾者主要是指妈妈。

1岁半到3岁,孩子的安全感的来源发生了一些变化。因为这个时期孩子会走路了,开始萌发了独立意识,他希望自己尝试很多的事情,以此来感受和判断自己的力量和能力。如果这个时期能够给孩子很多的尝试机会,让孩子体会到“我能行”,那么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建立得非常牢固。他不仅会觉得这个世界以及周围的人是值得信赖的,他更加信赖他自己。因为他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克服困难、解决难题、达成目标。环境安全,周边人是安全的,自己又有能力保证自己的安全。如此他就能信心十足地去探索这个世界。

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是0-3岁,但是不要觉得过了3岁就可以对安全感的建立不管不顾。事实上,在孩子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,都有获得安全感的需要。比如在孩子大一些的时候,如果父母经常吵架或者闹离婚,对孩子安全感就有极负面的影响。所以,任何时候,都不要忘记给孩子的成长,营造安全的环境。

讲完了安全感,现在说回我家九岁的哥哥。因为种种原因,他的安全感建立得非常不好。他的这些行为,表面上看是一种“控制欲”,实则是希望外部环境有条不紊,在他的预期当中。外部环境的可控,能让他更加安心。这跟婴儿期建立安全感的机制,实则是一样的。外部环境可控=外部环境安全=我也很安全。可以假设他的心里有一个安全感的储蓄账户,那么这些可控的外部环境就是往储蓄账户里存的钞票。当他拥有让自己安心的储蓄账户数值,将安全感内化到自己的心中,那个时候他就不会对环境可控要求这么高啦。

那么问题来说,让他安心的储蓄账户数值是多少?需要多久呢?

今天跟老公也在探讨这个问题。老公表达的意思,用刚才那个比喻来说就是,如果现在放弃,那么之前的储蓄是不是会前功尽弃?而我表达的意思是,谁知道那个数值是多少,总之数值会越来越多,总有一天会量变引起质变,这样的事情又不是第一次发生。

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协助他,不断地往他的安全账户里面存钱。

写到这里,我仿佛有一点轻松。有时候面对孩子的各种“控制欲”,也的确觉得他太较真了,会有情绪,会受不了。但是这样的“控制欲”,又何尝不是他在努力为自己积蓄安全感,希望自己变得更好而努力呢?面对这么努力的他,作为他的妈妈还要责怪他,对他也的确太不公平了。用慈悲心看到自己,也用慈悲心看到孩子,养育孩子的过程,也许真的需要这种彼此照见吧。

今天就写到这。如果有幸您能看到这里,非常感谢。也欢迎关注,我会带着我对家庭教育的深度思考,来和您慢慢说那些育儿的事。

发表回复